冬放鱼种技术操作要点

2024-9-7 20:06|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22| 评论: 0

摘要: 冬至到春节前后,水质稳定,鱼体壮实,病害较少,而且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此时放养鱼种极为有利,并且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同时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 ...
冬至到春节前后,水质稳定,鱼体壮实,病害较少,而且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此时放养鱼种极为有利,并且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同时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长,有利于鱼种早适应、早开食、早生长。但冬季水温较低,在放养细节上要多加注意。
1、鱼塘改造
要及早着手鱼塘的开挖或改造,确保水深在2米以上,池底要求保水性能好,不渗不漏,要求水源充足且无任何污染,水质良好,且背风向阳。老池塘要清除池底淤泥,保留底泥lO一15厘米,清淤后要让鱼池暴晒几日。
2、清塘消毒
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清塘消毒工作。一种方法是干法清塘,即按每亩渔塘用生石灰75—100公斤或漂白粉3~4公斤加水溶解,在全池均匀泼洒,泼洒后应让池塘暴晒几日;另一种方法是带水清塘,按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30~150公斤或漂白粉10-12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泼洒时要到边到位,尤其是池塘四周容易忽视。
3、培肥水质
新开挖的鱼塘或瘦水塘,放种前要早施基肥,以培育天然饵料。施肥量可根据底质、池况及肥种而定,一般消毒后5天后,将鱼塘水注满,每亩施人人畜粪肥400-600公斤,直接遍洒池底。在开春后鱼种生长期
必须及早强化追肥,可施用化肥,也可利用生物肥进行培水。
4、鱼种放养
搞好鱼种冬放必须把握四点:一是把握时机。一般冬至到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水温较低,鱼的鳞片紧密,便于捕捞操作和运输,这样可提高鱼种的成活率。二是合理放养。放养品种应该根据市场情况、水体资源
情况灵活掌握,肥源丰富的鱼塘应以鲢、鳙鱼为主,搭配草、鲤、鲫、鲂、鳊鱼等;草源丰富的鱼塘应以草鱼等草食性鱼类为主,搭配鲢、鳙、鲤、鲫、鳊鱼等。三是把握质量。鱼种要求体格健壮、体色鲜明、健康活泼、无病无伤、鳞片完整、鳍条无损,放养的鱼种规格在13厘米以上,这样的鱼种适应力强,成活率高。四是严格消毒。鱼种放养前必须严格消毒,一般可用3%~5%漂白粉或硫酸铜8毫克/升浸洗鱼种10~15分钟。
5、适时投饵
冬季或开春当气温有所上升时,鱼类活动逐渐加大,宜及早开始投饵,以促进鱼类尽快生长。投喂量按鱼体总重量的1%一2%,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同时要坚持定点投喂,使鱼类有规律地进行摄食。
6、加强管理
注意“四防”:一是防池水过浅。寒冷天气来临时,应提前加深池塘水位,以利保温防冻。二是防投料过勤。投喂应把握适时适量原则。三是严防病害。一般在坚持清塘消毒及鱼体消毒的前提下,应及早采取定
期药物预防,每半月按亩用生石灰lO公斤或O.7ppm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一次。四是防水质变坏。在鱼类浮头或发病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救治。塘内的死鱼、病鱼要及早捞起,远离深埋,以免病情蔓延或影响水质。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