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病菌 微生物如何有效控制

2024-9-5 18:07|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05| 评论: 0

摘要: 引起水产养殖疾病的外界因素很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生物、理化和人为三大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病原体和敌害生物等;理化因素: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等化学成分和有毒有害物质;人为因素包 ...
引起水产养殖疾病的外界因素很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生物、理化和人为三大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病原体和敌害生物等;理化因素: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等化学成分和有毒有害物质;人为因素包括:放养密度不恰当、混养比例不恰当、饲养管理不善、技术操作不细致等。内在因素: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内因是关键。水生动物对病原的敏感性强弱与其自身的遗传性质和免疫力有关,而生理状态、营养条件、生活环境等也都能影响水生动物对病原的敏感性。

水产养殖疾病主要有: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最为典型,覆盖面广;另外,寄生虫病(主要种类为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锚头鰠等)危害也日趋严重。损失最为严重的草鱼,以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4种疾病造成的病害损失最大。海水养殖鱼类主要有大黄鱼、美国红鱼、石斑鱼、大菱鲆、牙鲆和鲷鱼,病害主要为孤菌病、纤毛虫病等。主要的处理过程

a)将75%的诺福水倒入装有渔类的水池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按照每分钟1升的速度倒入,如果之前已经稀释过了,则可以倒的更快点。

b)等待10分钟,并确保诺福水与水充分的混合了,通过试纸测试水池中诺福水的浓度,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注射的浓度的正确,同时避免了过量使用。如果一切正常,那么把剩余的诺福水再倒入水中。

注意:如果按照600ppm的浓度进行稀释,在处理后,容器中的水不用再次被稀释,同时可以继续用。再继续用的时候,可以用浓度试纸来进行浓度控制,同时也可以按照40ppm-60ppm的浓度进行预防性的注入。

c)再需要高浓度注射的时候,在处理后,将容器中的水加满,并放置1到两个小时,直到浓度减少到500ppm以下。

d)当容器中水量减少的时候,氧气的浓度需要被监控,例如,如果容器中,鱼过多,造成氧气缺失严重的时候。

e)漂浮在水面上的寄生虫和有机体,应该及时被清理,清理的时候需要用非常细的网来打捞。这样可以避免这些寄生虫和有机体的再感染。收集到残留物的处理,可以用50%的诺福水®来处理。(10L诺福水®加入20L的水中),至少需要5分钟。

注意:当接触到的水温度<10oC时,水很浑浊时或者ph值比较低的时候,相应的接触时间应该提高50%。

1.4事后处理

a)将未使用的诺福水®安全的保存

b)因为该产品完全分解为水和氧气,所以处理后的产品,可以为当作无公害,完全环保的产品对待。

1.5避免浓度过高

浓度过高是不容易发生的。通常情况下,浓度在1500ppm内,对大多数的渔类不会有危害。一条比较同意的规则是:除非例外情况,在处理时不能超过600ppm的浓度。

不正当的操作,和不正确的使用,能够导致渔类储存的危害。下述的情况应当避免:

鳃部损坏:非常高的浓度(>5000ppm)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鳃部烧伤和腐烂。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鱼的眼睛覆盖了一层膜。如果及时采取措施更正,这种危害不会一直持续。

气泡:(弯曲):因为诺福水®在水中添加了氧气,必须小心,要谨慎维持氧的供给。在高浓度处理时,氧气的水平应该随时被监控。

缺氧:氧气的快速流失会导致缺氧,即使是将氧气的含量从高到低的处理,也会发生。所以,如果当氧气的浓度很高时,我们需要慢慢地将浓度调低。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