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天气变化时虾很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连续阴雨后最易发生虾病。去年4、5月份连续两个多月的阴雨天气,整个华南地区的头造虾损失惨重。认真分析阴雨天气对养虾产生的危害,做好雨前预防和雨后及时处理工作对提高养虾的成功率极为关键。
一、阴雨天对虾易发病的原因
1、水温变化 一般雨水温度比虾池水低,夏季时两者的温差更甚。雨水比重较低,降雨时,与池水混合,致使表层池水温度降低,导致光合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减弱。 2、水体缺氧 一来雨水的冲刷,使池底粪便、残饵等有机质泛起,引起水体的化学耗氧量增加;再则阴雨天气里,天气闷、低压,造成空气中溶入表层水体中的氧减少;三则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也弱,产氧少,引起水中的溶解氧不足;最后降雨导致咸淡水分层,阻碍底层水和上层水的氧交换,底层水体缺氧。 3、水色变清 阴雨连绵藻类大量死亡(倒藻),导致池水变清,引起底栖青苔滋生。青苔光合作用较强,强烈吸收水中的营养盐,限制了浮游藻类的生长。而且池水清澈见底,不利于虾的栖息。藻类的大量死亡,不但直接污染虾塘,而且使虾塘长出青苔,对虾极其危险。 4、水质恶化 由于雨水的冲刷引起的池底有机质泛起,水体缺氧,水温降低而引起的生化作用减弱,致使水体化学耗氧量(COD)增加,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多,再加上雨水的注入,引起pH的降低,水质在短时间内恶化。 5、应激反应 降雨引起的水温、pH等环境因子的突变,易引起虾的应激反应,造成虾死亡;另外,降水引起水体盐度的降低,加上其它环境因子的变化,极易引起对虾非正常蜕壳。
二、雨前预防措施
做好雨前预防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阴雨天气对对虾的危害,这就要求广大养殖户要经常关注天气预报,提前掌握天气变化,及时做好防范工作。 1、平时注意保持藻相的稳定,适当提高养殖水体藻类密度,维持一定的肥度。这样可缓冲因长期阴雨引起的池塘水质剧变。 2、雨前保持一定的水位,池中水量越小,雨水对池水的影响越大。尽量减少雨水与池水的交换,雨前将上层闸板提起,使闸板顶部与池水水面持平,让雨水及时排出。及时疏通排洪沟,以防池外雨水入池。 3、在饲料中拌免疫增强剂,以增强对虾体质。施用有机酸络合剂等抗应激药物,增强对虾的抗应激能力。 4、阴雨天气来临前的3~5天施用光合细菌和EM复合菌液,以调节水质。雨前施用增氧型底改剂。
三、雨中、雨后的处理措施
雨后要及时做好处理,否则对虾容易出现大量死亡。雨后的处理工作中,解毒和调水尤为重要。 1、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加勤巡塘与观察,对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分析,对水质的变化、个别对虾的死亡等都要认真观察,寻其原因,及时处理。及时掌握池水中氨氮、亚硝酸盐、pH、藻相变化以及对虾病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便于及早采取措施。 2、有条件的要全天候开动增氧机,增氧同时还能搅动水体消除水体分层的作用。没设增氧机的要每12小时施颗粒剂增氧一次,出现浮头时,其施用量可增加到正常用量的2~3倍;且需通过人工划船搅动水体,消除分层。 3、施用水质解毒剂和调节剂净化水质,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若池水pH太低,可少量多次泼洒石灰水或腐植酸钠,起到稳定养殖水体的pH,减弱环境因子突变引起对虾应激反应的作用。适当的进行水体消毒,使用消毒剂前可适量施用增氧剂,这不仅可以及时杀灭水中细菌病毒,还能有效维护水色,将黄鳃等现象降至最低限度。 4、控料或停料,以避免污染和浪费。在饲料中拌Vc、免疫多糖或微生物制剂等免疫增强剂,增强对虾体质,提高对虾抗应激和疾病能力。 5、出现“倒藻”时,要及时处理。首先施用沸石粉和颗粒状增氧剂或增氧型底质改良剂改底,然后使用芽孢杆菌复合制剂和单细胞藻类无机营养素或氨基酸营养素进行肥水。
总之,持续阴雨天气引起的养殖水体环境波动和胁迫是导致对虾发病的主要原因,全面掌握养殖水体的合理调控手段,保持健康稳定的养殖水体环境,才可实现对虾的高产健康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