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经过一年养殖后,底部沉积了大量淤泥(一般1年可沉积10厘米左右)。塘底淤泥过多,有机物多,耗氧量大,在夏季易造成鱼类缺氧浮头或泛池。此外,在缺氧条件下,池塘内会产生大量有机酸、硫化氢、氨等,使池水pH值下降,抑制鱼类生长。池底经清淤、阳光暴晒后,可加速有机物分解,改善水质,增加池水肥度。 在干塘捕鱼后,经暴晒数日,清除过多的池底淤泥,修整池岸堤埂,并进行消毒。药物消毒是病害预防的关键措施之一,可消除和杀灭野杂鱼、水生昆虫、致病菌和寄生虫孢子等,提高养殖成活率。 一般在放养前10~15天进行消毒,最好选择晴天进行,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例如福建地区水质一般偏酸,建议使用生石灰效果更佳,不仅可增加池塘钙质,还有直接施肥和调节池水pH值作用。 1、生石灰:干塘消毒,将池水基本排干,池底仅留6~10厘米水,每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带水消毒,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要求将生石灰加水溶化后立即向池中均匀泼洒,生石灰清塘后需等7~10天,待药性消失后方可放鱼。 2、漂白粉:干塘消毒,应基本排干池水,每亩用5~7千克漂白粉加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带水消毒,水深1米,每亩用漂白粉10~13千克,全池均匀泼洒。漂白粉清塘后药性消失较快,一般5~6天后即可放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