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密度 池塘鱼类的放养密度,要根据水产鱼池和物质的条件(包括鱼种、饲料、肥料等)以及管理的技术水平。 确定放养密度的方式有经验法(或称习惯放养法)和计算法两种。两者都是根据池塘的生产力、鱼种的成活率和要求达到商品鱼的规格来考虑和计算的。经验法即根据上一年池塘所养该种鱼的成活率与实际养成的规格和今年条件的变化,来确定今年的放养量(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去年的放养量)。计算法可参照如下经验公式: 放养密度计算法公式
如一般池塘,可不必考虑鱼种重量,即计算毛产量即可,则公式可简化为: 计算毛产量简化公式
不同主体鱼的鱼种放养密度表 主体鱼别 鱼种名称鱼种规格 (千克或厘米/尾)放养量(尾/亩)预计净产 (千克/亩) 青鱼为主 2龄青鱼 1龄青鱼 2龄草鱼 1龄草鱼 鲢鱼 0.5千克 0.05~0.1千克 0.4~0.5千克 0.05千克 14.9 50~70 100~130 25~30 20 260~310 50~120 35~50 20~30 7.5 145~175 鳙鱼 14.9~16.5厘米 50~60 30~35 鲂鱼(鳊) 鲤鱼 13.2厘米 13.2厘米 40~50 20~3012.5~17.5 10~15 合计 565~700350~450 草鱼为主 2龄草鱼 1龄草鱼 2龄青鱼 链鱼 0.4~0.5千克 0.05千克 0.5千克 14.9厘米56~60 80~120 20~25 260~30045~60 20~30 32.5~45 145~175 鳙鱼14.9~16.5厘米40~5030~32.5 鲂(鳊) 鲤鱼 13.2厘米 13.2厘米70~100 15~2020~30 5~7.5 合计535~675 297.5~380 青鱼和草 鱼为主 2龄青鱼 1龄青鱼 2龄草鱼 1龄草鱼 鲢鱼 0.5千克 0.05~0.1千克 0.4~0.5千克 0.05千克 14.9厘米 40~50 60~80 40~50 50~70 270~320 70~90 17.5~30 35~45 15~25 150~175 鳙鱼14.9~16.5厘米50~6030~35 鲂(鳊) 鲤鱼 13.2厘米 13.2厘米 40~50 20~25 12.5~17.5 10~12.5 合计570~705 340~430 鲢、鳙鱼 为主 鲢鱼 14.9~16.5厘米 240~280 125~150 鳙鱼 14.9~16.5厘米 45~50 25~30 2龄青鱼 2龄草鱼 鲂(鳊) 鲤鱼 0.5千克 0.4~0.5千克 13.2厘米 13.2厘米 15~20 20~25 30 20 25~35 20~32.5 10 10 合计 370~425215~267.5
养殖鱼类放养密度基本模式 鱼的 种类 放养规格 (每尾,厘米) 放养鱼种的 年龄(龄)放养密度(尾数/亩)放养密度(尾数/亩) 主养塘配养塘 青鱼0.5~1千克2 60~805~10 草鱼 0.3~0.8千克 2 60~10010~30 鲢鱼 13.2~19.8 1 300~400100~200 鳙鱼 13.2~19.8 1 100~20050~100 鲤鱼 9.9~13.21 400~600 40~60 鲫鱼 9.9~13.21 400~600 40~60 鳊鱼 9.9~13.21 400~600 40~60 鲂鱼 9.9~13.21 400~600 40~60 鲮鱼 6.6~9.9 1 1200~1800 500~700 不同类型鱼和养密度参考表 (单位:亩) 池塘类型放养品种放养品种放养品种放养品种 放养品种 放养品种放养品种 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鲤鱼鳊鱼 鲫鱼 总计(尾数) 新挖塘80 15050 503030 30 300 ~400 老养塘100 200 ~250 60~80304040 40 500 ~600 高产塘150 400 ~500 100 ~1501005050 50 800 ~1200 注:①特别瘦的新挖塘只能放养100~200尾/亩。②根据条件的不同可适当增减。③条件特别好的塘可增加到1200~1300尾/亩 目前我国各地的放养密度大致控制在每亩3300~1200尾的范围,不同条件下放养密度及其搭配方式可参考表中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