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车轮虫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车轮虫在鱼的鳃及体表各处不断爬动,损失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及粘液细胞增生,分泌亢进,鳃上的毛细血管充血、渗出,最终上皮细胞坏死;病鱼沿池边狂游,呈“跑马”状;有时病鱼体表出血一层白翳,病鱼受虫体寄生的刺激,引起组织发炎,分泌大量粘液,鱼体消瘦、发黑、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 2、防治方法:(1)用3.5~4.5﹪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然后转到流水池中饲养。(2)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mg/L全池泼洒,用药后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换水。(3)使用B型灭虫精。将本品用少量水彻底溶解,再稀释1000~3000倍,全池均匀泼洒,严禁局部药物浓度过高。预防时每月1次,水体浓度为60mg/L。春秋季发生寄生虫时,如水温低于20℃,水清瘦时,用量为80mg/L。 3、认识误区:①宿主发病阶段有误。误认为车轮虫仅在鱼苗、鱼种阶段发生,而成鱼不会感染发病死亡。②症状认识有误。鱼体表被寄生,会分泌大量粘液,头部、体表等部位会出现一层白翳,呈现白头白嘴状,误认为白头白嘴病;当鳃部寄生时,鳃丝肿胀,分泌大量粘液,误认为烂鳃病;病鱼浮头误认为水体缺氧;病鱼沿塘边狂游呈“跑马”状,误认为小三毛金藻中毒等疾病。③流行时间认识有误。一般认为车轮虫病仅发生在春季,病鱼大批死亡在4~7月份,实际上,车轮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④传播途径认识有误。车轮虫一直接触鱼体而传播,但是离开鱼体的车轮虫也可以由水中生物及工具等传播。⑤对病灶部位认识不足。车轮虫除寄生在鱼的体表、鳃等处,有时在鼻孔、膀胱和输尿管中也有寄生虫并产生病灶。⑥根据鱼体质来判断有误。当水体环境差时,体质较好的鱼也能感染。⑦用药认识有误。车轮虫寄生在鳃部被当作烂鳃病用药;有些车轮虫药则需要将水质调成碱性方可见效;天气不好,刺激性大的药品能使病鱼加重病情,注意控制好药物剂量,药物浓度过低不仅杀不死车轮虫,反而会刺激它加快繁殖,浓度过高又会直接导致团头鲂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