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草鱼车轮虫和指环虫并发症的诊治

2024-8-9 01:26|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75| 评论: 0

摘要:      2012年7月13日早上,山东东平县一养殖户养殖的草鱼发病,笔者经现场查看,诊断为车轮虫和指环虫并发症,经过数日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池塘约为7亩,平均水深约1.8米,塘底 ...

  
  2012年7月13日早上,山东东平县一养殖户养殖的草鱼发病,笔者经现场查看,诊断为车轮虫和指环虫并发症,经过数日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池塘约为7亩,平均水深约1.8米,塘底淤泥厚约60厘米,水源为东平湖排河水,6月27日投放草鱼寸片(规格为410尾/斤)5.5万尾。
  7月13日早上接到养殖户报告后,笔者赶往现场勘查。据养殖户介绍,7月8日发现30尾死鱼,7月9日日发现67尾死鱼,7月10日发现185尾死鱼,7月11日发现240尾死鱼,7月12日发现361尾死鱼,7月13日发现440尾死鱼。该养殖户发现有死鱼后,曾用强氯精、聚维酮碘和硫酸铜全池泼洒,内服药投喂过鱼康宁及达克菌,但未见有所好转。
    
  二、诊断分析
  笔者在现场调查发现,病鱼离群独游,在水面上缓慢游动,反应迟钝,击水则病鱼缓慢潜入水中;鱼体色发黑,身体瘦弱,不摄食,鳃丝粘液较多,鳃丝有白点,鳃丝与鳃丝粘连在一起,鳃瓣呈灰白色,呼吸困难,频频呃水,如浮头状,部分病鱼在池边打圈下沉死亡;鳍条完整无损,鱼体上及鱼鳃没有锚头鳋大型寄生虫寄生。
  解剖检查,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胆囊及肠道未见异常情况,大部分肠内无食物,有的肠道有少量食物;剥开鱼皮,未见鱼肉有点状或斑块状出血。最后把病鱼带回实验室检查,将病鱼身上的粘液刮下放在载玻片上,滴入一滴普通水,盖上盖玻片,在40~16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大量的呈帽形或碟形或圆盘形(内部结构为齿轮状结构)、活泼移动的虫体,镜检为车轮虫,每一个视野内有12~18个虫体;剪下鳃丝放在载玻片上,滴入一滴普通水,盖上盖玻片,在16~4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除了见到大量的车轮虫外,还可见到头端分为四叶、后端固着器的锚形大钩和周围小钩牢固地钩挂在组织上呈蚂蟥似地伸缩运动的虫体,镜检为指环虫,每一个视野内有7~12个虫体。
  根据发病症状和解剖观察结果,初步确诊为车轮虫病和指环虫病并发症。
  
  三、治疗措施
  车轮虫病流行高峰期一般为5~8月,流行水温在23~28℃。指环虫病流行季节在春末夏初,越冬鱼种池在开春后也容易发生,流行水温一般在23~28℃。两种病都会引起鱼苗、鱼种的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50~80%。
  依据以上症状和分析诊断,笔者建议养殖户按以下步骤进行治疗。
  第一步:7月14日上午,每亩泼洒包膜VC300克以减少鱼体应激,并解除前面所用药物的部分残留(用药量按水深1米计算,下同)。
  第二步:7月14日下午,每亩泼洒车指煞星50~75克,杀灭鱼体上的车轮虫、指环虫。
  第三步:7月15日上午,每亩全池散撒二氧化氯片剂200~250克;7月16日再用一次,以防止继发性感染。
  经过3天的用药,7月14日死鱼367尾,7月15日死鱼220尾,7月16日未发现死鱼且摄食恢复正常。
  
  四、小结
  1.此病发生的原因,一是投放鱼种后未及时杀虫,二是池塘淤泥过厚,清池消毒不彻底。每年培育鱼种前务必做好池塘淤泥的清理和前期清塘消毒,尽可能减少池塘中病原体种类和数量。鱼种下塘时一定要严格消毒,防止鱼种带来病原。鱼种下塘后也应及时杀虫消毒,对疾病早作预防。
  2.造成这次严重死鱼,一是该养殖户发现死鱼后未严格检查而乱用药,二是延误治疗时间。在发病季节内,定期用杀虫、杀菌药物进行预防,必须要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切忌不懂装懂,胡乱采取措施,延误治疗时间,造成惨重损失。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