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潭牛镇一罗非鱼养殖池塘,面积12亩,水深3米,2台增氧机(见图1),2014年3月底一次性放规格14尾/斤的罗非鱼3万尾,规格1.5斤/尾的花鲢200尾。目前罗非鱼平均规格8两/尾。 2014年4月25日罗非鱼出现死亡,镜检鳃上有虫,随即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杀虫,杀虫后藻类死亡,水色由原来的浓绿色变浑浊,罗非鱼的死亡量开始增加,最高峰时一天死亡600尾,死鱼症状多为烂身,解剖内脏无明显异常,发病后一直内服磺胺类抗菌药物,但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到5月10日,一共死鱼4000尾左右。 5月10日上午11点到现场,测定水温32℃,简易测试盒测水质指标:pH值6.7,亚硝酸盐0.3mg/L,氨氮测不出。从塘中取1尾发病的罗非鱼,外观病鱼烂身(见图2)。解剖见烂鳃、鳃上附着泥(见图3),肝脏发黑、空肠(见图4),脾脏肿大(见图5),肾脏无明显异常(见图6)。从发病鱼烂身处以及肝脏、脾脏、肾脏中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24小时培养,溃烂处接种在普通培养皿上长出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灰白色不透明的菌落(见图7),革兰氏染色呈阴性(见图8),经16SrDNA测序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veronii)。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氟多力”、“菌炎好迪”、“普康”、“肠苷康”等药物敏感(见图9)。 5月11日下午测水pH值7.2,亚硝酸盐0.3mg/L,氨氮测不出,塘水淡绿色,死亡50多尾,用漂白粉“消毒”。 5月12号死亡50多尾,用解毒剂解毒。 5月13号死亡50尾,用漂白粉“消毒”。 5月14号死亡25尾,测水:pH值6.8,亚硝酸盐0.005mg/L,氨氮测不出,吃料好转。 之后死亡减少到每天几尾。 分析:1、本病例开始死亡量并不大,杀虫后发生倒藻,加上药物本身刺激,导致罗非鱼感染维氏气单胞菌而烂身,死亡量快速增加。天气好转后,塘中的藻类开始增多,水色变绿,再加上漂白粉“消毒”,死鱼逐渐减少。 2、死亡的鱼均烂身,除在病灶处分离到维氏气单胞菌外,体内并没有分离到细菌,可能本病例是单纯的烂身引起的疾病,也可能长期内服抗菌药物后体内也分离不到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