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雨季是海参池塘养殖的关键时期,虽然这时海参已经躲在礁石里面进行夏眠,但是盐度、温度的巨大变化,底热、缺氧、毒素等的长时间侵害,都有可能造成海参的发病,最后化掉而不见踪影。2013年高温带来的巨大损失相信很多人都记忆犹新。因此,我们针对高温雨季时极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防控方法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下介绍,希望大家提前做好预防,让海参能够安全度夏。 1、如何处理青苔等水草死亡腐烂变质,导致海参中毒? 在高温季节,大型藻类、杂草繁殖较快,一旦大批死亡,就会沉于池底并腐烂变质,滋生出大量的有害细菌和有毒物质,导致池底缺氧、海参中毒并造成死亡。 解决方案: (1)严格控制池塘大型藻类、杂草、青苔、刚毛藻等有害生物,提前使用“乳酵素”或“强效EM”配合“底巧”或“底改”,可有效抑制这些大型藻类的生长。 (2)如果青苔已经生长起来,先使用药物杀之(如扑草净拌腐殖酸泼洒,连杀2-3次,困水7-10天)。杀死青苔后,能捞的及时捞出,捞出后应及时用“爽底安”、“底生氧”或“底巧”进行改底,以防死苔在池底发酵而引起底臭、底热缺氧,同时也可防止海参误入其中而引起氨氮急性中毒。 2、高温雨季如何解决池底缺氧? 高温雨季池底缺氧的原因: (1)水温高,水中溶氧率下降。 (2)藻类、水草、浒苔等死亡,在池底腐烂大量耗氧。 (3)温度高,水中生物、有机物等的代谢快,耗氧多。 (4)池底腐败菌大量耗氧。 解决方案: (1)出现很多海参掉底、胀肚、化皮、排脏,甚至飘到水上面时,使用“氧力源”或“速氧”1包1亩配合“低聚糖863”1包1-2亩,一般很快能够缓解症状。 (2)使用“爽底安”每包1-2亩,可抑制有害菌繁殖耗氧,使用“底生氧”每包2亩,可持续增加底部溶氧。 (3)合理使用增氧机,凌晨日出前和下雨排淡后开增氧机。 3、高温雨季如何降低池底温度? 底热症状: (1)底层水温比上层水温高,或与表层一致。 (2)初期很多夏眠的海参异常出爬。 (3)严重时,池底会出现很多海参掉底、胀肚、吐肠、化皮、飘参等现象。 底热产生原因: (1)连续高温,导致水体温度持续上升。 (2)藻类、水草、浒苔等死亡后在池底腐烂,池底缺氧,腐败菌厌氧发酵产热,池底越缺氧越发热,越发热也越缺氧,形成恶性循环。 (3)水位浅,藻类少,阳光直接照射池底。 (4)上下水无法对流。 解决方案: (1)适当加深水位,降低水体透明度。 (2)使用“爽底安”每包1-2亩,抑制细菌厌氧繁殖产热。 (3)使用“底生氧”每包2亩,增加池底溶氧,使用砺壳粉每亩2公斤。 (4)合理使用增氧机,凌晨日出前和下雨排淡后开增氧机。 4、暴雨或持续降雨如何处理? 暴雨或持续降雨,使大量淡水注入池塘,常常造成以下危害: (1)藻类大量死亡,水发黑、发混。 (2)水分层,上层水盐度低下层水盐度高。 (3)池底易发生厌氧发酵,氨氮亚盐上升。 (4)底部缺氧,易发生飘参、涨肚等现象。 (5)盐度下降,低于20‰时,海参会发生应激吐肠,温度越高海参耐低盐越能力越差。 (6)底部高温、缺氧加中毒,会造成闷塘现象。 解决方案: (1)尽量不换水,禁止开增氧机,防止盐度下降过快。 (2)使用“底生氧”或“氧力源”+“爽底安”每包1亩,防止底热和缺氧。 (3)泼洒“低聚糖863”每包1-2亩,预防海参应激吐肠。 (4)雨停后,排淡,泼洒强效EM或绿水解毒安预防藻类死亡、水色发黑,两天后使用“爽底安”(每包2亩)进行池底消毒。 5、如何处理赤潮红水? 高温季节,海水中甲藻、金藻、鞭毛藻等赤潮藻类大量爆发,形成红水,释放毒素,使海参中毒,出现肿嘴、化皮等现象。 解决方案: (1)换水后使用漂白粉每亩3-5斤或二氧化氯每亩600克,使用1-2次,隔天使用“绿水解毒安”每瓶2亩。 (2)使用“生物原生氧”拌砺壳粉每包1-2亩。 (3)全池泼洒有机酸配合“强效EM”,可调节水质,稳定pH。 6、外海大量浒苔死亡如何进水、调水? 夏季高温,外海浒苔大量爆发,死亡后如进入参圈,会在圈内腐烂臭底,使氨氮、亚盐升高,海参出现中毒、肿嘴、化皮、飘参等现象。 解决方案: (1)人工捞出,使用“光合细菌”每桶5亩、“强效EM”每瓶2亩分解。 (2)使用“爽底安”每袋1-2亩+“底生氧”,氧化沉入池底的腐烂浒苔,阻止亚盐、氨氮升高。 该方案可维持7-10天不换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