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肠病在自然情况下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以3-9月份,水温在18-22℃为斑点叉尾鮰套肠发病期,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其他鮰科鱼类也可以感染,但在相同条件下的有有鳞鱼类未见感染(如鲤、鲫、草、鲢、鳙、和鲈鱼等)。 【病原】 目前初步认为该病嗜麦芽寡养单胞杆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疾病,有很大的传染性。这种菌在各种水体中均可以存活,尤其是在大型水库的底层水中多见。一旦鱼在运输途中有机械损伤,鱼极易感染病。同时此病还和鱼的抗病力相关,有肝胆综合征的鱼更易感染。此病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极易感染: 1.每年3-5月运输的旺季,此时温度尚低,鱼苗体质差,在运输途中密度过大,极易发生套肠病。 2.有肝胆综合征和肠炎的斑点叉尾,因肠道消化不足,肠道痉挛而致使肠道阻塞,发生肠套叠。 3.水温在18~22℃为鮰鱼套肠病发病高峰期,此时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大量滋生,特别是隔温层上下的水体交换频繁,底泥中有害物质上浮,造成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症状】 1.病鱼食欲减退,离群独游。 初期可见体表有不规则斑点斑块(用手摸上去不光滑,形似打印病),后期严重会发展成溃烂。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2.部分可见脱肛现象。 500)this.width=500"> 3.解剖发现肠套叠,肠道内无食物,有积水。 500)this.width=500"> 【防治方法】 1.内服氟苯尼考等抗生素,添加多维、三黄散、生姜末、黄芪多糖等中药,中西结合药效快,巩固与治愈率较高; 2.进行改底,降解有害物质的水质管理工作; 3.定期外用消毒,减少水体病原体,控制继发性感染; 4.坚决不能投喂霉变饲料; 5.定期使用抗应激产品及保肝护胆产品,以增强体质,调节消化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