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病都是弧菌惹的祸吗?

2024-7-29 17:49|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53| 评论: 0

摘要: 【正文】“张强,每造虾水体弧菌我都控制的非常好,有时连弧菌都检测不出来,怎么每批都是二十多天就得弧菌病啊,从去年早造到年底温棚,连续五六批都这样啊,手软啊!养的没信心了!”老陈很无奈的对我讲。 东山地 ...

【正文】“张强,每造虾水体弧菌我都控制的非常好,有时连弧菌都检测不出来,怎么每批都是二十多天就得弧菌病啊,从去年早造到年底温棚,连续五六批都这样啊,手软啊!养的没信心了!”老陈很无奈的对我讲。

东山地区多数白虾养殖户有检测水体弧菌数量的习惯,消毒后检测水体弧菌数量,弧菌少,则开始解毒调水放苗,弧菌多的话,则继续消毒直至水体弧菌数量极少甚至没有才能安心调水。但放苗后,经常(5-10天)检测水体弧菌数量,并使用蛭弧菌或消毒剂加以控制。

养殖户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控制水体弧菌数量上,大家总认为弧菌少就是好,虾不会发病,所以千方百计要杀掉弧菌。

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时候,咱们检测水体弧菌很少甚至没有,但虾依然出现弧菌病,老百姓就不理解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下面我先从老陈的这个池塘说起:最后一批冬棚发病时,放苗约15天,虾规格2-3公分,白天发现虾靠边、死亡,检测水体10微升水中一个弧菌(1000cfu/ml),这么少的弧菌浓度,虾肝胰脏中依然分离出大量弧菌,罪魁祸首还是弧菌。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一时兴起,我抓了一把池底的沙子混合少量池水,摇匀后,再一次测瓶里水中弧菌。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培养皿里居然密密麻麻长满了副溶血弧菌。

自此以后,我连续取过数十个刚消毒或刚放苗不久的池塘的底泥和水体样品,同时做弧菌检测进行对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池塘,底泥中弧菌数量远超水体中弧菌数量,有时水体无法检测出弧菌,底泥中却依旧含有相当多的弧菌。

下面是部分池塘检测结果: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简单分析,原因如下:

1、 清塘不彻底:东山土塘多为沙底,易渗水,池塘很难抽干,更别说翻底、晒塘了,池塘老化严重,每批都是经过简单的冲洗就进行下一批养殖,池底还原化、酸化、病原残留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2、“暴力”消毒:东山土塘池底肥、水源也藻类也丰富,进水后藻类自然繁殖起来,老百姓爱用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大剂量对水体进行消毒,把水杀得很清甚至清澈见底,大量死藻沉底,正好成为弧菌的培养基,本以为这样消毒很安全,殊不知已经埋下定时炸弹了。

3、大剂量使用高磷、难溶的肥水产品,这种肥水产品易沉底,沉底后,弧菌长的更开心了。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为什么虾偏偏在2-4公分时才爆发弧菌病?

本地区的池塘塘,虾在2-4公分时经常出现爬沙现象(高位池出现浅水区集群),多为觅食活动,虾苗摄食沙里的微生物,这时极易误食池底大量滋生的弧菌,若再赶上水体、天气变化,虾苗体质下降,很容易就“中镖”了。高位池薄膜上厚厚的藻膜也在这时候被虾慢慢摄食掉,藻膜中同样含有大量弧菌,对虾也容易被感染。

那么,如何预防池底弧菌对早期虾苗的影响呢?

1、 彻底清塘,有条件一定要翻翻晒晒,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2、选择对藻类杀伤力小的消毒剂,如碘、二氧化氯等;或者先肥水,再消毒。

3、 选择全溶肥料,能用菌调肥水的就用菌,有时没必要下肥料,例如:池底较肥的老塘。

4、 早改底,别总以为放苗早期池底不会污染,残饵、粪便、死藻多得你想不到;放苗后5-7天即可使用氧化型的底改进行改底、抑菌。

5、足量投喂,保证营养,避免虾苗饿得受不了老是去摄食藻膜,爬沙找微生物。

6、内服保健,提高体质。

最后说一个现象,经常走虾塘,发现养的好的养殖户并非只关注弧菌,而是综合考虑,兼顾改良环境、增强虾苗体质、控制病源菌,这才是真正的明白人儿啊!

看病因三角模型(见下图)总结的多好呀,发病与机体、病原、环境关系,多清楚多明白,要想发病不是简单一个病源就能引起发病的,别老把自己逼到成天杀弧菌、杀病毒、杀虫、杀蓝藻的死胡同里啦(病源杀不掉),把水、底搞得乌烟瘴气(水质不稳定),把虾苗折腾得死去活来(体质弱爆了),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发病排塘)!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