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 近期,各地暴发性出血病、暴发性败血病等恶性鱼病频发或开始发病蔓延,本公众号拟连续多期刊载有关该类病型的相关资料,供参考,敬请留意近期信息! 也欢迎各位读友投稿或留言奉献自己的知识,以提振、帮扶水产养殖健康发展! 为养鱼户真诚服务是"水花鱼"公众号的终极愿景!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俗称,也称淡水鱼暴发病、出血性腹水病等,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我国淡水鱼养殖地区开始暴发流行,该病是我国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淡水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造成的损失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我国养殖的主要淡水鱼类均易暴发此病,危害鱼类包括鲢、鳙、团头鲂、鲫、鲤、鲮、鳜、鳗鲡、黄鳝、草鱼、青鱼等食用鱼及神仙鱼、金鱼等观赏鱼。从鱼种至商品鱼均可发病,可发生于精养池塘、网箱、网栏、水库等养殖模式,累积死亡率一般都可达50%以上,发病严重的重症鱼池甚至95%以上。 暴发性出血病及败血症,又称细菌性败血症,该病在9~36℃均有流行,发病最适水温为25~32℃;流行时间为3~11月,高峰期5~9月,10月份水温下降后病情有所缓和。 主要表现为鱼体多处发红出血或充血,呈摔伤状。据了解,每年的高温季节(7、8、9月)是暴发性出血病及败血症的发病高峰期,一般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该季节鱼体处于快速生长时期,密度大,吃料多,加上水温升高,容易使溶氧降低,氨氮增加,形成亚硝酸盐中毒造成体质下降。 暴发性出血病及败血症症状可因病程长短、病鱼种类及年龄不同出现多样化,典型病症包括: 根据发病的快慢和死亡情况,一般可将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及败血症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类型。 急性型:发病急速,来势凶猛,病鱼游动缓慢,背部变深黑色,常在发病1~2天后即暴发大批死亡,呈出血性败血症状,体表充血、肛门红肿;也有的未出现明显症状即已死亡。 亚急性型:发病相对缓慢,死亡数量时多时少,无明显的死亡高峰,病鱼的症状以竖鳞、腹水为多。 慢性型:病情发展比较缓慢,每天死亡数量不多,没有明显的死亡高峰期,但发病时间长,累计死亡量也很可观。 <暴发该病,首先要确诊并准确地判断出发病的类型,再看是否同时伴随有寄生虫病的发生。 暴发性出血病及败血症主要致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此外豚鼠气单胞菌、凡隆气单胞菌、简达气单胞菌等也有一定的致病性。 一般认为气单胞菌是一类条件致病菌,只有再一定条件下才会造成鱼类发病,水温和气候突变、水质恶化、寄生虫感染、鱼体免疫力低下是疾病暴发的重要诱因。 具体措施是:急性型:一般水环境都比较差,先使用化学调水剂进行调水,间隔两小时后,再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视水体的肥瘦度确定消毒剂的用量,水肥时应酌情加量,连用两天。 消毒剂的种类选择温和一些的,如聚维酮碘溶液或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等。同时内服恩诺沙星和出血平等药物。如有寄生虫,待病情稳定一些后再杀虫,杀虫后要再进行一次消毒。最后要进行调水甚至是重新培水。 <亚急性型或慢性型:如有虫,先杀虫,第二天使用消毒剂,消毒剂可以选择强氯精或溴氯海因等,如果是刚发生,使用一次即可,如在病程中,要连用两天甚至多天,同时可内服鱼病康加出血平等药物,以上药品均按说明书使用,内服药首次剂量加倍。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剂连用两天,最好不用同一品种,同时消毒剂,内服药所使用的品种最好与近期前用的品种错开。 治疗本出血病及败血症,首先应判断有无寄生虫(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等),如果有寄生虫,应先杀虫,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对症下药。然后再消毒、内服。 <治疗该病重点是水质的调控,解决办法是: 预防措施包括: (1)清除过厚的淤泥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冬季干塘彻底清淤,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对于发生暴发病后的治疗,要采用水体消毒和内服抗菌药相结合的方法,可在执业兽医师的指导下,用含氯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水环境消毒,并用氟苯尼考、诺氟沙星等国家规定允许的抗生药制剂拌料投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