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赤鳍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024-7-7 14:58|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71| 评论: 0

摘要:   1、病原体  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没有芽孢和荚膜,刚从病鱼上分离的病原菌常两个相连。普通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圆形,边缘光滑,中央凸起,肉色、灰白色或略带淡桃红色 ...

  1、病原体

  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没有芽孢和荚膜,刚从病鱼上分离的病原菌常两个相连。普通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圆形,边缘光滑,中央凸起,肉色、灰白色或略带淡桃红色,有光泽,发育很好;在MacConkey培养基和SS培养基上发育也很好。发育可能温度为5~40.5℃,28℃最适;pH6~11内均可生长,最适pH为7.2~7.4;在含盐0~4%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盐度为0.5%左右,含盐4.5%不生长。氧化酶阳性,细胞色素氧化酶阳性,过氧化氢酶阳性,产生硫化氢,V.P.试验阳性,MR试验因菌株而不同,丁二醇脱氢酶阳性,产生吲哚,还原硝酸盐,尿素酶阴性,不利用丙二醇;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海藻糖、淀粉、糊精、肝糖、甘油、甘露糖产酸产气;不发酵木糖、山梨糖、菊糖、松三糖、阿东糖醇、半乳糖醇及肌醇;液化明胶,消化酪蛋白,消化莱弗尔氏血清,石蕊牛乳产酸、凝固、胨化;水解淀粉,磷酸酶阳性,脂肪酶阳性,卵磷脂酶阳性,利用柠檬酸盐,精氨酸脱氢酶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阳性,氰化钾试验阳性,p型溶血(马、羊红细胞),产生毒素。

  2、流行情况

  主要经过肠道感染;经多次用菌液浸浴不受伤及人工创伤的鳗鲡,均不感染发病,因此认为不易发生经皮、经鳃感染。带菌鳗鲡是主要传染源;嗜水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能存在于富含有机物的水及底泥中。在养鳗池中广泛存在,当水质恶化,水温剧变,捕捞、搬运后鱼体受伤,或越冬后期鱼体抵抗力下降时,鳗鲡的肠壁上皮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化、脱落、崩解,这些崩解物成为细菌的很好营养,嗜水气单胞菌大量繁殖,因而容易暴发流行。鳗鲡、鲤、鲫等温水性淡水鱼都易感染;爬行动物的蛇、甲鱼及两栖类蛙也易感染;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哺乳动物的小白鼠、豚鼠、兔也有感染性。

  3、症状及病理变化

  躯干和头部的腹侧皮肤、臀鳍发红,胸鳍也常发红,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严重时全面明显发红,躯干背部和背鳍有时也发红,但有时濒死的鱼仍只有轻微发红;病鱼不吃食,靠近池壁静止不动,有的头部向上,无力地“竖游”,多数在几天内就死亡。腹腔壁常有点状出血;肝脏由于严重淤血而呈暗红色,有时也可看到出血斑;在肝门静脉周围,常可看到大范围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以至坏死;在血管周围常有大量淋巴样细胞;脾脏淤血、肿大;当体表出血严重时,鳃、肝、肾、脾的颜色变淡,病鱼严重贫血。肾脏的病变常较严重,肾小球毛细血管淤血、出血,肾小球上皮细胞剥离,肾小球崩解,肾小体囊腔内出现蛋白质样物质;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混浊肿胀,滴状玻璃样变,以至坏死、崩解;间质中淤血严重。心肌纤维间严重出血。肠壁局部或全肠充血,失去弹性,肠内没有食物,而有黄色或乳白色带血的粘液状物,其中含有坏死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和血细胞;在上皮细胞层和基膜之间,以及固有膜内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浸润,毛细血管充血,固有层出血,严重时肠粘膜皱襞的顶端坏死、崩解,以至全面崩解。病鱼贫血,红细胞数减少,红细胞比积降低,血液中水分增加,血糖、血清蛋白和血清钙量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增加。

  4、诊断

  鳗鱼的躯干、鳍等处发红、出血的疾病,除赤鳍病外,还有鳗爱德华氏病、鳗红点病及弧菌病等,且常几种病混合感染,因此仅从病鱼的外表症状不能作出正确诊断,必须进行细菌检查,常规分离、鉴定,费时太长,快速诊断可采用:

  (1)直接荧光抗体法(FA)

  ①制备荧光抗体:用荧光色素标记家兔嗜水气单胞菌抗血清的球蛋白(注意抗血清必须是抗体效价高、无交叉反应,并经过提纯;荧光抗体制备后也必须进行处理,以消除其非特异性反应成分,并要进行测定,以确定其特异性染色强度及非特异性反应的有无;制备好后,加0.01%硫柳汞,-20℃可长期保存)。

  ②制备病鱼的病变组织压印片,干燥后,通过火焰3次固定。

  ③将荧光抗体滴加在压印片上,放密闭湿盒中,37C恒温30~60分钟,然后用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PBS)轻轻地充分洗涤,冷风吹干。

  ④加1滴缓冲甘油,盖上盖玻片封片。

  ⑤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如出现荧光,即可确诊患此病。

  (2)间接荧光抗体法(1FA)

  ①制备家兔抗鱼血清荧光抗体:把鱼的血清注到家兔体内,制备家兔抗鱼血清抗体,并用荧光色素标记。

  ②在载玻片上,放一环嗜水气单胞菌菌液,让其自然铺开,冷风吹干,在火焰上通过3次固定,滴加病鱼血清,令其盖满标本,放密闭湿盒中,37℃恒温30分钟,然后用0.1mol/LpH8.0的PBS液轻轻冲洗3次.再按顺序浸泡于PBS液三缸中,每缸5分钟,取出再轻轻冲洗3次,冷风吹干。

  ③在上述载玻片上滴加家兔抗鱼血清荧光抗体,令其盖满标本,置密闭湿盒中,37℃恒温30分钟,如上法浸泡和洗涤,然后再用蒸馏水轻轻漂洗3次,冷风吹干,加l滴缓冲甘油液,盖上盖玻片封片。

  ④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如出现荧光,即可确诊。

  (3)琼脂凝胶扩散试验根据沉降线图形不同而进行鉴别。

  (4)鉴别培养基

  ①Rimler—Shotts培养基(R—S培养基):将分离材料接种在R—S培养基上,37C培养,20小时后观察,嗜水气单胞菌发育成纯黄色菌落。水中和鱼体上存在的细菌,形成同样菌落的,只有柠檬酸细菌属(Citrobacter)及变形杆菌的一部分。

  ②MccoyandPilcher(1974)设计了较简单的鉴别培养基:

  细菌胨10g细菌肉精10g

  肝糖4g氯化钠5g

  十二烷硫酸钠0.1g溴麝香草酚蓝0.1g

  琼脂15g蒸馏水1L

  pH6.9~7.1

  培养基加热溶解并稍冷,加入分离材料,混匀后倒人培养皿,冷却凝固后,表面再覆盖一薄层2%琼脂,25C培养1天,嗜水气单胞菌形成大的黄色菌落,杀鲑气单胞菌,形成点状的黄色菌落。

  5、预防措施
 
  (1)同赤皮病的预防方法。

  (2)用下述治疗用内服药,连喂3天。

  6、治疗方法

  (1)外用药:任意选用下列一种:

  ①全池遍洒呋喃唑酮,使池水成(0.2~0.5)×10-6浓度。

  ②全池遍洒漂白粉浓度为(1~1.2)×10-6,或漂粉精浓度为(0.5~0.6)×10-6,或优氯净浓度为(0.5~0.6)×10-6,或三氯异氰尿酸浓度为0.4×10-6。

  (2)内服药:任意选用1种:

  ①每100千克鱼每天投喂鱼泰8号药饲3kg,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5~7天。
  ②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呋喃唑酮1~3g拌饲分两次投喂,连喂7~10天。
  ⑧每100千克鱼每天用磺胺-6-甲氧嘧啶或磺胺-2,6-二甲氧嘧啶15~20g拌饲分两次投喂,连喂7~10天。
  ④每100千克鱼每天用氯霉素或四环素1.5~2.0g拌饲分两次投喂,连喂7~10天。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全池遍洒。
  (2)每立方米水体用痢特灵0.3~0.5克,全池遍洒。
  (3)每100千克鳗鱼用舒鳗1号药物10克拌饲投喂,每天投喂2次,连喂7天。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