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罗非鱼

2024-6-24 06:38|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90| 评论: 0

摘要:   一、形态特征:体侧扁,头中等大小,口端位;眼中等大小,略偏头部上方。成熟雄鱼颌部不扩大,下颌长为头长的29~37%。鳞大,圆形,侧线分上、下两段。上段侧线有鳞片18~24枚,下段侧线有鳞片12~22枚。沿侧线列鳞 ...

  一、形态特征 : 体侧扁,头中等大小,口端位;眼中等大小,略偏头部上方。成熟雄鱼颌部不扩大,下颌长为头长的29~37%。鳞大,圆形,侧线分上、下两段。上段侧线有鳞片18~24枚,下段侧线有鳞片12~22枚。沿侧线列鳞数30~35,通常32~33。背鳍发达,起点于鳃盖后缘相对,终止于尾柄前端;硬棘16~17,软条12~13;臀鳍末端超过尾柄,硬棘3,软条9~11;胸鳍较长,可达到或超过腹鳍末端,无硬刺,软条14~15;腹鳍胸位,硬刺1,软条15。尾鳍末端钝圆形。幼鱼尾鳍后缘平截,成鱼尾鳍后缘呈扇形。 体色呈黄褐至黄棕色,从背部至腹部,由深逐渐变浅;喉、胸部白色。成体雄性呈红色;体侧有9条与体轴垂直的黑色带条,其中背鳍下方有7条,尾柄上有2条;背鳍边缘黑色,在背鳍和臀鳍上有较为规则的黑色斑纹;尾鳍和胸鳍的边缘红色,成体雄鱼显得特别鲜艳;雌鱼体色较暗淡,孵育期间呈茶褐色,体侧黑,体条纹特别明显,头部也出现若干不太规则的黑色条纹。 

  二、生活习性 : 尼罗罗非鱼是热带鱼类,适宜的温度范围16~38℃,最适生长水温24~32℃,在30℃时生长最快。致死温度上限为42℃,下限为10℃。15~14℃食欲减退。10℃完全不摄食。尼罗罗非鱼耐低氧性较强,在水温22~25℃时,0.7mg/L溶氧,仅表现出微弱的浮头,但仍能摄食;在溶氧量为2.24mg/L时摄食旺盛。为保持正常生长,水体中溶氧量必须保持在3mg/L以上,低于0.1mg/L窒息。氨氮1mg/L以下。pH值在7.5~8.5之间。二氧化碳在50mg/L以下。 该鱼属广盐性鱼类,能适应较大盐度范围的变化,可以从淡水中直接移入盐度为15‰的海水中,反之亦然。若从较低盐度(15‰以下)开始,逐步升高盐度,经短期驯化,最后能在30‰盐度的海水中正常生长,在40‰的盐度下仍能生存。尼罗罗非鱼一般生活于水底层,随水温变化早晨游向中、上层,中午接近水表层游动,傍晚在中、下层活动,夜间与黎明静止于水底。幼鱼喜集群游泳,成鱼遇敌害或拉网时先跳跃后潜入水底软泥,露嘴于泥外而不动。 

  三、食性 : 幼鱼期,几乎全部摄食浮游动物―轮虫卵、桡足类无节幼体和小型枝角类,随着个体的生长逐渐转为杂食性,其食物种类,在天然水体中,完全取决于水体中天然饵料的种类及数量,通常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为主,也摄取栖底生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甚至小鱼、小虾,有时也吃水草等。成鱼期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其中蓝藻占70%,一些对于鲢、鳙等鱼类较难消化利用的藻类,该鱼都能较好的消化利用。该鱼对项圈藻的同化效率为75%、对微囊藻为70%,对鱼腥藻为75%,对菱形藻为79%,对小球藻为49%。 在人工喂养的条件下,除摄食以上天然饵料外,还大量摄食各类商品饲料。如糠麸、油料饼粕、豆渣、酒糟等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副产品,以及人工配合饵料。利用各种商品饲料饲养该鱼,能获得很显著的效果,在生产中还可采取投饵与施肥相结合的方法,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繁殖习性 : 尼罗罗非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4~6个月,温度高,营养条件好,则生长快,成熟早,反之则成熟晚。初次性成熟个体重150~200g,雄鱼成熟稍早,个体也大。经过越冬的鱼种,由于漫长越冬期生长受到抑制,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其成熟年龄一般都已达到或超过6个月,所以当水温适宜并改善饲养条件后,体重只有50g左右的个体,也能成熟产卵。可见性腺的发育与成熟,除与个体生长有关外,年龄也起决定作用的。 雌雄比例,在幼鱼群中为1:1,在成鱼群中约为6:5,28cm以上的鱼,为0.47:1。在广东、福建一带,一年产卵3~4次。每次间隔30~40d。在长江流域,一年产卵2~3次,每次间隔30~50d。第二次产卵量多于首次产卵量。尼罗罗非鱼的怀卵量,因个体大小而不同,体重100g的个体,怀卵量为800~1000粒;体重200g个体怀卵量为1200~1500粒,最多可达2000多粒。 尼罗罗非鱼的繁殖,除温度条件下,其它生态环境不会成为限制性条件,当水温达22~32℃范围时,常年都可以产卵。当水温超过38℃或低于20℃时,很少甚至不产卵。产卵周期为30d左右,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很大,最短的产卵周期只有15d左右。在土质鱼池中,产卵前,通常雄鱼先挖坑做窝;但鱼窝并非为产卵的必备条件,在水泥池或水族箱中,不备做窝的环境条件,也能正常产卵和受精。该鱼的生殖行为比较特殊,发情的雄鱼体色显得特别鲜艳,并忙碌地挖窝筑巢,当鱼群中有成熟的雌鱼时,便前往逗引,最终结成伴侣。产卵时位于雌鱼旁,当雌鱼产完一次卵,回头含卵时,雄鱼即排精。精卵一齐被雌鱼含入口腔,这样的过程要重复5~6次以上,产卵才告结束。受精卵在雌鱼口腔中孵化,当水温25~30°C时,约100h,鱼苗便可孵出,刚出膜的鱼苗嫩弱,仍在母口腔中,继续孵育,约5~6d,鱼苗活动能力增强,母鱼将小鱼吐出,但略有惊动,母鱼又将其含入口内。出膜后10d,母鱼才“放心”它们离开,过独立生活。 

  五、盐度、温度与pH值: 盐度范围: 0‰~32‰ 适温范围: 10~40℃ 最适pH值: 4.5~10 地理分布: 珠江水系、海南岛和台湾 生活水体: 淡水/咸水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