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池塘主养草鱼技术始于明代万历四十年间,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轮捕套养技术,即“一次放养,多次轮捕,捕大留小,套养鱼种”的方式,就是渔农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高产高效适用方法。据统计,2003年度,全市池塘养殖面积1273h㎡,产量9179吨,亩均单产480.7kg。特别是城郊池塘养殖面积132h㎡,产量1373.1吨,亩均单产690kg,达到我省先 进水平,同时还涌现了一批亩产吨鱼以上的示范池塘。现将其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一次放养,放足鱼种。①放养时间:坚持早收鱼早放养。每年十一月干塘收鱼,十二月清整池塘,元旦前后开始放养鱼种,一月底结束。②放养形式:以草鱼为主体鱼,多品种 多规格混养。主体鱼混养,以一龄草鱼为主,配养二龄老口鱼的方式。③放养量:亩产250kg塘按计划产量十分之一计算。亩产400kg塘按计划产量六分之一计算。亩产500kg以上塘按计划产量五分之一计算。
2、多次轮捕,捕大留小。一般全年轮捕7-8次,随着鱼体生长,按季节分批进行扦捕,将长到食用规格的大鱼捕出,及时调整池塘负载量。5月份就开始轮捕二龄鱼,3-6月份每隔20-30天轮捕一次,将长到1kg以上的二龄鱼陆续捕捞上市。7月份将0.5kg以上的鲢鳙鱼和1kg以上的二龄鱼全部捕出。8-10月份,捕起达到商品规格的草鱼、鲢鳙鱼和罗非鱼等。罗非鱼用扳罾诱捕,轮捕操作要轻快,避免擦伤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鱼类。
3、套养鱼苗,合理密养。在轮捕的过程中,按季节和需要,补入一部分鱼苗,增加复养指数,使池塘始终保持合理的密度,充分利用水体。一是套养尼罗罗非鱼苗,增加底层鱼产量。在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每亩增产50-60kg,较差的也可以增产30-40kg。草鱼为主的池塘,套养的尼罗罗非鱼主食有机碎屑和浮游生物,还可起到“清洁工”作用,池塘卫生和水质清爽,使草鱼不易生病。①投苗时间:一般到5月上旬水温18℃左右,此时开始投苗。为延长生长期,最迟在7月上旬要完成投苗。②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掌握放养密度,一般每亩套养投放量为1.5cm左右的夏花苗1000尾左右。池塘较深、淤泥厚、水较肥可适当多投,反之应少投。二是套养家鱼鲢鳙和草鱼夏花,为第二年养鱼自育大规格鱼种。成鱼塘同时担负培育大规格鱼种的任务。套养鲢鳙和草鱼夏花一般在7月份进行。7月初轮捕后,育肥池水,每亩套养大规格夏花1000-1500尾,草鱼和鲢鳙鱼的比例为7:3。干塘收鱼时,可获得12-15cm的大规格鱼种。
实践证明,轮捕套养技术与旧式一年一造养鱼对比,好处多很。第一,在整个饲养期间,池鱼始终保持合理的密度,克服了旧式养鱼前期密度小浪费水体,后期密度大抑制生长和容易发生鱼病的问题。第二,轮捕轮放既可使淡水鱼均衡上市,保证市场鲜鱼供应,又能使渔农有经常性的现金收入,池塘就象渔农的“活银行”。第三,由于农田责任制落实,一口鱼塘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养殖食用鱼的池塘可以同时担负培育大规格鱼种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