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鱼的生活习性怎么样?

2023-12-28 15:53|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560| 评论: 0

摘要:   大黄鱼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秋冬季节又向深海区迁移;小黄鱼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秋末返回深海,冬季于深海越冬。黄花鱼一般食性 ...

  大黄鱼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秋冬季节又向深海区迁移;小黄鱼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秋末返回深海,冬季于深海越冬。黄花鱼一般食性较杂,主要以鱼虾为食。黄花鱼隶属鱼纲,石首鱼科。其形态相近,习性相似。垂钓方式方法基本相同或相似。这类鱼,体侧扁延长,呈金黄色。大黄鱼尾柄细长,鳞片较小,体长40——50厘米,椎骨25——27枚;小黄鱼尾柄较短,鳞片较大,体长20厘米左右,椎骨28——30枚。小黄鱼春季向沿岸洄游。

  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栖息于80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产卵鱼群怕强光,喜逆流,好透明度较小的混浊水域。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或小潮时下沉。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虾、蟹、虾蛄类)。生殖盛期摄食强度显着降低;生殖结束后摄食强度增加。幼鱼主食桡足类、糠虾、磷虾等浮游动物。

  大黄鱼能发出强烈的间歇性声响,同时对音响也很敏感。它的主要发音器官是鳔及其两侧的声肌。当声肌收缩时,压迫内脏使鳔共振而发声。在生殖季节鱼群终日发出“咯咯”、“呜呜”的叫声,声音之大在鱼类中少见。这种发声一般认为是鱼群用以联络的手段,在生殖时期则作为鱼群集合的信号。渔民早就以此习性判断大黄鱼群的大小、栖息水层和位置,以利捕捞。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