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苗时间 应视不同的海区条件而定。黄海区多采用春昔(人工采苗或野生苗),所以分苗时间取决于春苗的个体大小,只要贝苗壳高达到1.5-2厘米时便可分苗。具体时间从8月中下旬开始,至10月末前结束。在此期间分苗进度要越快、越早越好,强调不分11月苗,当然,黄海区也可利用越冬苗,在每年的 4-5月份分苗。渤数学系区,要根据海区结冰和流冰情况而定:有大量结冰、流冰的海区,多采取移殖越冬苗绳的方法,即在4-5月份将已分好苗的越冬苗绳,从黄海区运回,直接挂到养殖筏上养殖;无大量结冰,流冰的渤海区则采取春、秋两季分苗的办法。江苏以南海区多采用当地或北方的春节,所以分苗时间多在秋季。 目前紫贻贝的分苗方法多采用“簇夹法”,即将采苗绳和筏身等处的贻贝苗成片或成块状的抓下来,再分成若干小片或块,每小片或块约300粒左右,然后,再按一定的距离夹到苗绳上。这样贝苗即会自动的附在苗绳上,并随着个体的逐步长大做小范围的移动,不断调整贝苗之间的密度布满整根苗绳,此时,还要人为地进行一次密度的调整,一方面要用手指去苗绳贝苗表面的小苗,另一方面要根据苗绳上的实际附苗量,多去,少补。 另外,还采用一种“包苗法”,即用网片把贝苗包到养殖苗绳上,待苗附着牢固后,再将网片拆去,这种方法多采用在零散,不成片或块的苗种,因费工,费时,所以仅做为一种辅助分苗法,不再大量采用。 对于移殖越冬苗绳的单位,应对所购苗绳上的贝苗度进行适当地调整,密度偏大的苗绳,可将贝苗均匀地抓下来,重新夹入新苗绳上养殖,或是补夹到密度偏小的苗绳上养殖,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物资和海区,达到高产的目的。 在紫贻贝养殖初期,夹苗密度偏小,个体大,产量低。随着养虾业的兴起,大量贻贝供做虾饵,刺激了贻贝养殖业的大力发展,同时出现了养殖密度大,个体小,产量高的现象,这些都是不正常的。现在大家一致追求的是不仅个体大,而且产量高。因此密度是关键的一环,根据各地的经验,每米苗绳夹苗密度以1500-1800粒为宜,即每15-20厘米夹一簇苗,每簇苗300粒左右。一根2.5米长的苗绳可夹12-15族,3600-4500粒苗。 以苗绳最上端距水面深度为标准,一般为0.70-1.00米,采用死浮(浮力直接绑在筏身上)养殖的,吊绳有效长度(除去吊绳与筏身、苗绳两端的结扣长度)为0.70-1.00米,采用活浮(浮力与筏身之间用两根有效长度为0.40-0.60米浮梗绳连接)养殖的,吊绳有效长度为 0.40-0.60米。 一般为180-200吊。苗绳既可单挂,又可双挂,双挂可以立体,增加单台产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双吊量视水深和海区生产力而定,一般可占台挂苗绳的2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