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病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2024-5-29 08:06|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76| 评论: 0

摘要:   中华鳖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由于人工养殖改变了鳖的自然生长环境,养殖密度较大、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采用温控措施,使鳖的生产速度增快,同时也使鳖的病害越采越严重。这是阻碍养殖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虽 ...

  中华鳖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由于人工养殖改变了鳖的自然生长环境,养殖密度较大、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采用温控措施,使鳖的生产速度增快,同时也使鳖的病害越采越严重。这是阻碍养殖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虽然有许多专家投入极大的精力去研究鳖病的治疗,也开发了很多鳖病治疗专用药物,然而,—切治疗的措施都显得滞后。对于生产实践的养殖户常面对病鳖和名目繁多的新特药.苦于是否对症而束手无策。故此,才有“防重于治”的呼声。笔者就鳖病发生的基本原因淡一些预防措施。

  鳖虽和鱼一样同是水生动物,但由于它的生物特点、生态习性与鱼等水生物有较大的区别,其病害也与鱼等水生物的病害有很大的不同。只有正确地认识鳖病的特点,分析出鳖病发牛的原因,才能有效地预防鳖病和治疗鳖病。

  概括来说,鳖病发生的原因是鳖机体,环境和病原体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和病原体是外界因素,是鳖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机体是内在因素,是鳖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只有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病原体才会孽生,一旦机体失去了抵抗能力,或抵抗能力降低,鳖病即发生,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为鳖创造一个最佳的栖息环境,或根据鳖的生理特点与生态习性,根据鳖病流行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一些相应的人为措施进行防治,是做好鳖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

  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水是鳖的主要栖息环境。水环境容易受物理的,化学的以及人为的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鳖对其变化,一般情况下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忍耐能力。但是如果其变化超过鳖的适应范围和忍耐程度,或者鳖机体的健康状况变化,失去了正常的应变能力,并且恶劣的环境条件不断延续,那么鳖就会跟其它水生生物一样患病,导致死亡。

  导致鳖病发生的物理因素主要是水温和池水的透明度。鳖是变温动物。水温变化直接影响鳖的生长发育及代谢活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危及鳖的生存。若短时间内水温或气温发生明显变化,也会引起鳖机体的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诱发病症,轻微表现为摄食量明显减少-水环境的温度还影响着水中污染源的毒性或病原体的消长。水温越高,污染源的毒性越强,病原体的繁殖速度增快,鳖被感染的概率就越高。此外,池水的透明度也是与鳖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透明度太小,水体有机质含量过多,易造成水质败坏,为细菌大量繁殖创造条件,易使鳖被感染;透明度太大,鳖之间易互相攻击,透明度太大,也说明水体消瘦,也是某些鳖病发生的原因。

  导致鳖病发生的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毒物的污染,氨氮的污染、腐败有机物的污染和盐分的污染等,它们影响着鳖栖息环境的底质和水质。鳖爱帖泥,被毒物、氨氮和腐败有机物污染不沽的底质不仅直接影响着鳖的健摩与生存,而且是有害藻类和病原菌孽生的好场所,诱发鳖病发生,同时这些污染物又会引起水质的恶化,长期生存在这种水质中的鳖,正常的功能受到影响,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从某一个角度来说,鳖病发生的原因基本上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主要表现为:1、鳖池设施不合理。蟹池无单独的给排水系统,导致病害互相感染;池过大或过小,过深或过浅,影响鳖的正常栖息和饲养管理;晒背台和食台面积不足或设计欠佳,不能满足鳖的生理活动与正常生存的需要;池壁粗糙,池底沙子过粗或过多,容易造成鳖体受伤。2、在防治鳖病时,不正确地使用药物,不仅不能治愈或预防疾病,反过来会影响水环境并给整机体带来伤害,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发生。3、饲养管理不善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水质的管理,池底的消毒,投喂未经严格消毒的鲜活饵料,选择低品质的人工配合饵料,特别是不新鲜的及配方不合理的饵料,会造成鳖机体营养代谢紊乱,如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变质的饵料(包括饵料的原材料)中变质脂肪酸及其它有害化学物质在鳖体内的积累,诱发鳖病,带来的损失将是巨大且也无法挽回的。

  导致鳖体发病的原因还包括壁的年龄、体重、体质等机体因素。还包括例如近亲繁殖的鳖种.个体差异过大,弱肉强食等因素。

  在鳖的养殖生产过程中,如鳖出现疾病,应认真确诊,分析原因,先排除致病的根本因素,然后才能选择正确的药物和合适的剂量及时治疗,并注意病愈后体质的护理。当然.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交流,丰富养殖科学知识,针对不合理设施进行改造,调整不良饲养管理习惯,理性地选择优质稳定的饲料.对气候、气温。水质等可变因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保持优良的水质环境。稳定调控PH值(pH值应稳定在 7.2曰7.5之间),保证有足够的溶解氧,并定期泼洒消毒药剂。这样能培养起水体中有益生物群落,抑制有害生物群落的繁殖。足够的溶解氧能消除或减轻氨、氮及毒物的污染,充足的溶解氧能让腐败有机物充分氧化分解,减轻对水体的污染。如采用半外塘式养殖模式的,建议增设供氧设备。

  2、避免频繁使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索,禁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药物,定期采用中药进行护理,提高鳖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3、饵料中应添加一定比例的鲜嫩植物饲料,添加量一般为16%—10%。野生鳖在天然条件下就对植物性食物有一定需求,会自行选择摄取各种植物。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鲜嫩植物饲料富含叶绿素,维生素C、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弥补人工配合饲料中某些营养成分的不足,增强鳖的抗病能力,促进生长。添加的鲜嫩的植物饲料以蔬菜为主,如小白菜、空心菜、苋菜。甘薯叶、胡萝卜,野生植物有马齿苋、紫云英、蒲公英。忌多用量的植物有菠菜、西红柿、大蒜等。使用前应浸洗 30分钟,以除农药和泥土,切碎后再用绞肉机粉碎成莱糜,添加拌合人工配合饲料投喂。

  4、1至2月定期内服抑病毒药物,建议多使用中药剂。常用中草药有板蓝根,金黄花、车前草、菌陈、大黄,黄芩、黄柏等。

  5、在饵料中适量添加VC、复合VB、胆碱、蛋氨酸,保肝宁。鱼腥草等解毒、保肝药物。维生素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应激能力,预防细菌性疾病等功效。维生素C又是所有维生素中最不稳定的,在运输、储藏过程中会损失很大,哪怕是加水拌合与水中浸泡都会溶解、损失很多,因此,在投喂时应适时增加;与维生素C同属水溶性的B族类维生索很少或几乎不在体内储备,虽然能有消化道合成部分,但主要依靠饲料补充。特别在治病时,药物消灭和抑制病茁的同时,也杀灭或抑制了肠道中有益的生物群,这时鳖机体对B类维生素就显得特别缺乏,应适时添加。

  6、采用放养水葫芦、水浮莲,混养鲫鱼、鳙鱼,泼撒生物制剂等生物防病方法,生产无公害食品。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