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皮病: ①症状。鱼体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部分或全部鳍条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等。 ②流行情况。赤皮病是草鱼、青鱼的主要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捕捞、运输后最易暴发流行。 ③预防。彻底清塘;鱼种下塘前用10~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30分钟,或用2%~3%的盐水浸浴5~10分钟;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在发病季节全池泼洒生石灰1~2次;每周用漂白粉消毒食场1次,一般用量为200~500克;放养、捕捞、运输时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若体表或鳃上有寄生虫,应及时杀灭。 ④治疗。外用药任选一种: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1.2克、二溴海因0.2~0.3克、漂粉精0.5~0.6克、生石灰20克、三氯异氰尿酸0.3~0.5克或五倍子2~4克,加水后全池泼洒。 2、烂鳃病: ①症状。病鱼头部乌黑,呼吸困难,离群独游,鳃丝腐烂、缺损,黏液增多,常有污泥附着,严重者鳃盖出现“开天窗”现象。 ②流行情况。一般在水温15℃以上开始发生,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主要危害草鱼、青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其他养殖鱼类也可感染发病。 ③预防与治疗。与赤皮病相同。 3、肠炎病: ①症状。食欲减退,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没有食物,肠内有淡黄色黏液,腹腔内有淡黄色腹水。 ②流行情况。主要危害草鱼,水温25~30℃为流行高峰,各地均有发生。 ③预防。同赤皮病预防;加强词养管理,投饲坚持“四定”原则(定时、定质、定量、定位)。发病季节控制投喂量。 ④治疗。外用同赤皮病。内服:按每千克鱼每天用大蒜头10~30克(捣烂)或大蒜素0.2克或土霉素5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连用4~6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