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两季水温相近,环境条件相似,所发鱼病基本相同。这两个季节,尤其是春末秋初,水温适合多种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是鱼类的主要发病季节。在这两个季节中,鱼易患水霉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绦虫病、锚头鳋病、鲺病等。培育鱼苗、鱼种时还要注意预防白头白嘴病、隐鞭虫病、鱼波豆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白内障病、钩介幼虫病、草鱼出血病等,水质偏酸性(pH5.0~6.5)的养殖场还需预防打粉病。夏季还持续存在草鱼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绦虫病、锚头鳋病、中华鳋病、打印病、竖鱗病、鲺病、白头白嘴病、隐鞭虫病、球虫病、黏孢子虫病、车轮虫病、白内障病等。另外,还有白皮病、鳃霉病、毛管虫病、毛细线虫病,以及白鲫、鲢等鱼的暴发性流行病等。 夏季要特别注重鱼病流行前的药物预防。各地流行的鱼病不一样,要根据当地情况对症用药。此外,夏季还要注意预防鱼类泛塘。 冬季鱼病相对较少,但也不可疏忽大意。此季节常因拉网或运输擦伤鱼体而患水霉病,还可能因越冬密度过大、水质恶化等引发鱼病或缺氧而死鱼。此外,冬季也有赤皮病、打印病、鱼波豆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绦虫病等发生,应注意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