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甲鱼,地方名白甲,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白甲鱼属,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的干流、支流,具有半洄游的习性,属于江河流域中生活的底栖性鱼,为四川省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该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所喜爱。目前白甲鱼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其人工繁殖和养殖已有一定进展,但还未见该鱼疾病的报道。本文就笔者遇到的白甲鱼锚头鳋病引起亲鱼性腺发育及鱼种死亡的病例进行总结,以供人家参考。 一、发病症状 我所养殖的白甲成鱼,体重1.5千克左右,从2006年10月初(水温16℃左右)开始在水面缓慢游动,不摄食,而鱼种极度瘦弱,零星死亡。从池中捞取病鱼进行检查,病原为锚头鳋,主要寄生在鱼的鳃、皮肤、头部等处,死亡的鱼种身上通常有3~4个虫寄生。锚头鳋头部插入负体肌肉、鳞下,身体大部露在鱼体外部且肉眼可见。镜检可见虫体上布满藻类和固着原生动物,寄生处周围组织充血发炎,形成溃烂,导致细菌、水霉的继发感染。 二、治疗方法 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0.5毫克/升,连用2天。用药后,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死亡量逐渐减少,病鱼的游动和摄食均趋于正常。对成鱼也可采用10~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浴1.5~2小时,此法可彻底杀死锚头鳋的幼虫和成虫。 三、小结 白甲鱼作为一种名贵的经济养殖新品种,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目前未见其疾病的研究报道。锚头鳋病是养殖鱼类的一种常见病,适宜发病的季节一般在水温15~23℃的季节。对各龄鱼均可造成危害,主要危害对象为鱼种,3~4个虫寄生即可引起死亡,甚至1~2个虫的寄生也能使负种生长停滞,身体瘦弱,甚至产生畸形的弯曲。成鱼感染此病,鱼体逐渐瘦弱而失去食用价值。亲鱼患病后,负体消瘦,影响性腺发育。由于白甲鱼市场价格较高,加之较为娇嫩,对环境要求敏感,因此对用药浓度应严格控制。用药时尽可能降低水面,以达到更好的药效,并防止鱼体出现不适,以便加水解救。 对于锚头鳋病的治疗目前在养殖上已较为成功,主要还是靠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消毒,放养密度合理,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自身抵抗力来防止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