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拔蚌人工育苗及养殖

2024-5-4 00:42|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54| 评论: 0

摘要:   象拔蚌原产于临近美国和加拿大的北太平洋沿海,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目前美国、加拿大年生产量为2000吨~3000吨,主要销往东南亚,年收入达3亿美元~4亿美元。其中每年销往中国有10 ...

  象拔蚌原产于临近美国和加拿大的北太平洋沿海,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目前美国、加拿大年生产量为2000吨~3000吨,主要销往东南亚,年收入达3亿美元~4亿美元。其中每年销往中国有1000吨~1200吨,价值为1亿美元~1.5亿美元。

  象拔蚌是埋栖型贝类,生活海区的水温为3℃~23℃(经3年驯化,目前可适应水温为0℃~25℃,在水温低于25℃的时候,广东可在冬季和翌年春季进行反季节养殖),盐度为27‰~32‰,栖息底质以沙泥为主,水深3m~18m,埋栖深度与个体大小有关。象拔蚌苗种在壳长5cm~10cm时潜沙能力很强,一般潜入只需5分钟;壳长15cm以上即失去匍匐与潜沙能力,终生穴居生活,不再移动。

  象拔蚌前4年生长较快,1龄贝壳长5cm~6cm,重36g~40g;2龄贝壳长8cm~10cm,重200g~250g;3龄贝壳长10cm~12cm,重400g~500g;4龄贝壳长12cm~15cm,重500g~800g。随着年龄增长,贝壳生长渐变缓慢,但软体生长仍能继续,寿命可达100多年。象拔蚌的出肉率高,达60%~70%,其中主要食用部位为水管肌,占总食用量的30%~35%,每100g含热量81卡、蛋白质14.4g、脂肪1.3g,具很高的营养价值。

  象拔蚌雌雄异体,每年的繁殖季节一般在4月~7月,盛期为5月~6月。个体产卵量达1000万粒~2000万粒,产卵水温为14℃~17℃。卵径为82um,受精卵经4天~5天,发育成D形幼虫(120um~130um);10天~12天发育成壳顶幼虫(160um~180um);30天左右幼虫下沉,随着变态,壳长达350mm~400um。

  象拔蚌以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为食,也可滤食沉积物和有机碎屑。象拔蚌的主要敌害是蟹、海星、蜗牛及鲽等鱼类,成贝栖居于海底,有较强的保护能力。

  据调查,我国北方有很多海区适合其生长,自1999年以来,山东沾化县渔业局从美国引进种蚌,进行人工育苗生产试验,4年来,引种420多个。一般经过4天~5天的运输,成活率达74%,利用原有的贝类育苗设备,在3月~4月引种促熟,经20天左右的培育即可产卵。如采用升温刺激法,孵化率可达80%~90%。

  象拔蚌的附着基以沙为好,附着后采用流水法培育稚贝,日投饵量逐步增加到6万细胞/ml~12万细胞/ml,幼体8天~10天发育成单管期稚贝(壳长0.6mm~1mm);22天~23天发育成双管期稚贝(壳长1.4mm~1.6mm);30天后壳长达2mm(1500粒~800粒);40天壳长达3.5mm(150粒~180粒);60天壳长达8mm(20粒~26粒),此时可下海播苗。

  象拔蚌养殖海区要选择在水流畅通、风浪较小、饵料丰富、沙泥底质的内湾,养殖水深从低潮线至10m均可。冬季海底水温不低于0℃,夏季不高于25℃。

  象拔蚌苗种近距离可干运,远距离要湿运。壳长5mm~10mm的苗种,每塑料袋放5万粒,加水3L~5L,充氧,用泡沫箱密封运输,历时14小时~16小时,成活率可达95%。

  象拔蚌的养殖方法,过去采用底播法,每袋放苗1万粒,苗种播养后,生长速度很快。6月底播苗,8月底壳长可达3mm左右。但由于敌害侵食,贝苗的成活率低,1年后约为10%,3年后约为1%~2%。因此,自2001年起,采用PVC管护养的方法种植象拔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年后成活率达到60%,平均壳长4mm,重30g。该法采用直径为10mm~20mm,长为25mm~30mm的塑料管(或PVC管),内放苗10粒~30粒,管一端埋入沙底,一端露出沙面5mm~10mm,外罩孔径1mm的塑料网。3个月后苗钻入沙中10mm,6个月钻入20mm~25mm,10~12个月钻入30mm~40mm,并开始分散。此时可取出塑料管(可循环再用),苗得到保护后,成活率很高。管距在50mm~60mm时,每亩可插管4000个,养苗4万粒~10万粒。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