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病

2024-4-29 18:47|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206| 评论: 0

摘要: 【病原】   此病有两种病原菌。(1)白毛极毛杆菌。(2)鱼害粘球菌。 【病状与诊断】   发病初期,尾柄处出现一个白点,并迅速向前蔓延扩大;直至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基部全部呈现白色。进而尾鳍烂掉或残 ...

【病原】

  此病有两种病原菌。(1)白毛极毛杆菌。(2)鱼害粘球菌。

【病状与诊断】

  发病初期,尾柄处出现一个白点,并迅速向前蔓延扩大;直至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基部全部呈现白色。进而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皮肤无充血、发红症状。严重的病鱼头朝下,尾朝上,头部乌黑而死亡。

【流行与危害】

  发病后2天-3天内就会死亡,死亡率较高。每年的6月-8月为流行季节。发病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水不清洁,使病菌繁殖;再则是因捕捞、运输和筛鱼放鱼种时,操作不慎,擦伤了鱼体,病菌侵入而引起的。

【预防与治疗】

  预防:(1)保持水质清洁卫生,供给丰富的天然饲料。(2)在放养鱼前可用以下药物消毒。食盐,2%-3%,药浴20分钟-30分钟。 
 
  治疗:(1)漂白粉,每立方水体用1克,药浴。(2)五倍子,每立方水体用2克-4克,药浴。(3)红霉素。每立方米水体用0。05克-0。1克,药浴。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