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瓜虫病是欧洲鳗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生于白仔至成鳗养殖的全过程。特别以山溪水,水库水为水源的养殖场更多见。小瓜虫寄生于体表或鳃。常在粘液细胞之下,引起粘液分泌增加,粘液层剥离,鳗鱼摄食降低,不活泼,易消瘦;严重感染时,小瓜虫在体表连成片,使粘液成堆状,最终粘液成片脱落,极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粘液,烂鳃,水霉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根据3年的养殖经验,笔者认为治疗此病,应根据不同养殖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简述如下: 1、白仔期:苗种小,抵抗力弱,水温较高,宜采用每吨水加干辣椒粉3。5克和生姜4克,煎汁全池泼洒,连续三天,每次换水后应补足药量。同时将水温升长至280C-290C,此法不影响正常投饵。一般下药8小时后,摄食即增强,且越来越好。 3、成鳗越冬期:水温下降至200C以下。孔雀石绿效果不好时,可使用硝酸亚汞0。2-0。3ppm。全池泼洒维持20小时,药量分两次下,每次间隔1-2小时。下药前应洗池并大量换水,该药剧毒,谨慎使用,多次使用时虫体易产生耐药。 每次杀后都应使用呋喃唑酮,碘制剂或五倍子等药物,全池泼洒,以防细菌或真菌继发感染。小瓜虫病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治疗越早对鳗鱼影响也越小,定期泼洒孔雀石绿有一定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