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鳟鱼类现已成为挪威、智利、加拿大、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 许多国家海水网箱主要养殖鱼类。近年,全球鲑鳟鱼类海水网箱养殖产量已达80万吨以上, 并呈现持续迅速增长态势。 在鲑鳟鱼类海水网箱养殖生产中,海面放养前的淡水苗种海水驯化至关重要。虽说多数 鲑鳟鱼类达一定规格即能适应海水中,并可直接转放到海水,但是,鉴于长途运输后易导致 生理活力下降,一般都要在向海面网箱放养前实施鱼种海水驯化,逐渐提高海水比例,使鱼 种顺利适应全海水。 笔者自80年代初在兼任企业顾问指导国家水产总局开发项目“银鲑引进试点”实施时在 国内最早成功进行普通虹鳟和银鲑的海水驯化,并于90年代末在兼任企业顾问指导国家星火 计划项目“黄海北部网箱全年综合养殖名贵鱼类技术开发”和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开发项目 “鲑鳟鱼类海水网箱养殖技术开发”实施时,在国内最早成功进行洄游虹鳟(钢头鳟)海水驯 化,成功规范洄游虹鳟、金体虹鳟(金鳟),道氏虹鳟(道氏鳟)等各品系虹鳟和银鲑的海水驯 化技术,所获成果引起国内企业和美国一些公司广泛关注,并已用于我国鲑鳟鱼类海面网箱 养殖生产,现将要点介绍如下,供参考。 鱼种:大多数鲑鳟鱼类幼时不能在淡水中生存,但是,当它们长到体长15厘米左右时, 多半可以直接顺利转放到海水中。对于种品系虹鳟来说,长到体长约20厘米、体重约100克 时,一般均能很好适应海水。对于银鲑来说,虽说国外从淡水成功转放到海水最小规格仅15 克,不过,多半建议最小转放规格应在20克以上。一般来说,80克~100克以上个体用于海 水驯化效果更好。 海水驯化效果不仅取决于鱼种规格,而且取决于鱼种体质,即生理状况,严重发病鱼群 和临产鱼群均不适于海水驯化。 实施:海水驯化可以在陆上进行,也可以在海上进行。在前一场合,可使用室内或室外 水泥池;而在后一场合,可使用浮动帆布槽。相比之下,海上驯化优于陆上驯化,其优点在 于:驯化设施低廉、驯后转放方便、驯化水温稳定。 驯化期间,可以静水收容,但必须充气。驯化收容密度不宜过高,在鱼种规格100克左 右时,可按30尾/平方米收容,在鱼种规格300克左右时,可按15尾/平方米收容,在鱼种 规格500克左右时,可按10尾/平方米收容。 进度:海水驯化进度过快过慢均对鱼种有不利影响。一般来说,4天~6天海水驯化比较 合理。笔者于2000年10月~11月对道氏虹鳟(平均规格450克)、洄游虹鳟(平均规格300克)、 金体虹鳟(平均规格100克)、普通虹鳟(平均规格370克)和银鲑(平均规格120克)实施4天海水 驯化表明,驯化效果非常理想,驯化期间成活率和海面放养初期成活率基本达到100%。 当然,驯化进度具体设定要看驯化环境条件和驯化鱼种状态。不过,缩短驯化天数不仅 有利于提高驯化设施利用效率,确保海面适时放养,而且有利于提高驯化效果,确保海面养 殖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