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养黑脊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

2024-4-19 23:49|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86| 评论: 0

摘要: 黑脊倒刺鲃,在分类上属于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肉质鲜美等特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欢迎,成为近年来新兴的淡水名优鱼类之一。 由于江河水质污染和酷捕滥渔,其自然资源日 ...

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 cabdweui(nichols)],在分类上属于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肉质鲜美等特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欢迎,成为近年来新兴的淡水名优鱼类之一。 由于江河水质污染和酷捕滥渔,其自然资源日渐衰退。批量养殖生产受到苗种资源的制约,目前,人工养殖的苗种主要源于天然捕捞,因此,开展黑脊倒刺鲃人工繁殖,对渔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2年来开展人工繁殖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亲鱼来源 亲鱼源于本单位下村良种试验场的鱼塘。自1998年起,我们从闽江上游富屯溪金溪河段水域收集规格15--300g的黑脊倒刺鱼种放入鲂亲鱼池培育。 二、亲鱼选择 选择无伤残、体质壮、健康的成鱼,年龄3年以上,体重1.5--3kg的性腺成熟亲鱼。 三、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性腺的成熟度、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人工繁殖的成败。尤以春季培育更不容忽视,具体做法为: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每公顷水面放养1500kg左右,可搭养少量的鳙鱼,雌雄比例为1:1.2--1.5;入春后,更换“老水”,加注新水,控制水位1m左右,保持水质中等肥度;投喂鲤鱼配合饲料为主,适当辅以青料;3月中旬以后应以青饲料为主,以麦芽为辅,投畏量适当避免鱼体内积累脂肪过多,影响性腺发育和产卵;繁殖季节前1个月,每4--5d冲水1次,临产前半个月每天冲水,通过流水刺激促进性腺成熟。 四、人工繁殖 1.成熟亲鱼的挑选 生殖期间雌鱼腹部饱满,柔软而富有弹性;雄鱼吻端有“珠星”,摸之有粗糙感,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 2.催产方法 催产前3d停止投饵。催产水温以24--27℃为宜。催产剂使用多巴胺拮抗物(DOM)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剂量为每公斤鱼注射3--5 mgDOM和5--8μg LRH-A。具体的剂量要根据亲鱼的状况,如产卵初期与盛产期、是否初次催产和性腺发育程度及水温高低灵活掌握。雌鱼分2次注射,第1次注射总量的1/3,第2次注射余量,间隔时间8h。雄鱼采用一次注射,在雌鱼第2次注射时同时注射,剂量为雌鱼的一半。效应时间为14--20h。 3.人工授精 将催情的亲鱼放入产卵池,发现雄鱼追逐雌鱼现象时加大注水量,当亲鱼发情达到高潮时立即采用人工挤精卵干法授精。 4.人工孵化 受精卵经脱粘后放入0.36mm的筛绢上,置于平列式孵化槽上进行微流水孵化,控制适宜水流量,保持孵化水温24--26℃,脱膜期间应做好滤水纱窗洗刷工作。 五、注意事项 1.注意亲鱼培育中饵料种类与搭配,避免体内脂肪积累过多,影响性腺发育和产卵。 2.临产前“冲水”是促进性腺成熟的重要措施,不能忽视。 3.应增设产卵池中亲鱼管护措施,避免亲鱼冲窜而造成受伤或跃出产卵池导致死亡。 4.采用人工挤精卵干法授精时,应避免强光直射,尽量缩短精子和卵子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 5.孵化水温不能超过28℃,否则畸形苗增多。 6.利用平列式孵化槽进行孵化,效果很好,关键要掌握适宜的水流量。 江仁党(福建将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353300) 摘自于2003年第3期《农业新技术》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